宿松縣紀委監委:用好“活教材” 警醒教育“身邊人”
宿松融媒訊 “不正之風是滋生腐敗的溫床,腐敗往往是‘四風’從量變轉為質變的結果。警示教育片里的這些黨員干部中有我曾經的同事,他們面對‘糖衣炮彈’‘丟盔棄甲’,一步步滑向犯罪深淵,看到他們如今的境地,實在令人唏噓。”近日,由縣紀委監委攝制的警示教育片《利劍斬沉疴 反腐護民心》播放后,在全縣黨員干部中引發熱議。
縣紀委監委堅持執紀必嚴、違紀必究,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,去年以來,嚴肅查處了縣原招商管理局黨組書記、局長徐金華,千嶺鄉毛壩村原黨總支書記、村委會主任李樹星,以及民政、醫保、教育領域等一批嚴重違紀違法案件。為扎實做好案件查辦“后半篇文章”,著力深化以案促改、以案促治,縣紀委監委挑選查處的具有代表性、典型性、警示性的7起嚴重違紀違法案例,攝制專題警示教育片《利劍斬沉疴 反腐護民心》,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案為鑒、以案明紀,真正做到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。
“見人見事見細節的警示教育,更有震撼力和說服力。我們通過‘案件情景再現+懺悔實錄+警示剖析’的敘事架構,深刻揭示落馬黨員干部腐化墮落的思想根源、蛻變過程和慘痛教訓,將‘反面教材’變為警示教育‘活教材’,警醒教育‘身邊人’。”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典型案例是最好的“活教材”,也是最有效的“清醒劑”。縣紀委監委持續在挖掘警示教育資源上下功夫,從查辦案件之初就思考謀劃警示教育工作,建立留置懺悔、處分宣布、移送司法和庭審宣判全周期拍攝工作模式,同步收集案件審查調查報告、懺悔書等文字資料。針對典型案例,強化類案分析,深刻剖析共性原因,制作專題警示教育片,切實把案件資源變為教育資源,努力達到“查處一類案件、總結一類規律、警示一批干部”的效果。近年來,縣紀委監委已精心拍攝制作警示教育片4部。
縣紀委監委踐行“開案即警示”理念,堅持一案一警示、一案一整改,在宣布處分決定的同時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。同時,聚焦在審查調查中發現權力運行、制度機制等方面的短板不足,深挖思想教育、監督制約、體制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,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等形式,同步推進建章立制,做實做細案件查辦“后半篇文章”。今年以來,針對案件暴露的問題,共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25份,督促完善制度36項。(通訊員 張婷芳)
責任編輯:陶秋月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