佐壩鄉:農文旅融合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
宿松融媒訊 在佐壩鄉梅園村,一處占地1000余畝的農場格外引人注目。該農場不僅四季瓜果飄香,更發展成為研學、軍訓的熱門場所。該農場通過全面推動產業升級、文化傳承與自然風光的深度融合發展,探索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、獨具特色的現代化鄉村發展之路。
“歡迎諸位走進這方‘岸芷汀蘭’的詩意天地。”據農場負責人介紹,如今越來越多的都市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追尋,讓芷蘭農莊從一片荒蕪中拔節生長。作為返鄉投資的一員,這里不僅是他反哺家鄉的深情答卷,更是文化的傳承、時代與情懷的共鳴。
打造農業體驗場景,讓“農”成為核心吸引力。芷蘭農場以農業生產為根本,避免“重旅游輕農業”的同質化誤區,聚焦特色種養,打造“看得見的產業鏈”。農場內依托本地氣候優勢,規模化種植優質水稻219畝,建成經果林示范基地112畝,引進愛媛38號、紅心獼猴桃、石榴、紅美人柑橘等新品種,形成“從田間到餐桌”的可視化產業鏈。農場開發了農事體驗區6處,游客可參與蔬果采摘、水稻插秧、休閑垂釣等農事活動,直觀感受“春種秋收”的農耕樂趣。
注入文旅情感內核,讓“文”成為情感連接點。芷蘭農場以本地紅色文化、非遺文化、農耕文化為切入點,將文化元素融入場景打造與活動設計,讓游客在游玩中感受鄉村文化魅力,設計建設鄉村大舞臺,定期展演,講好鄉村故事,強化情感共鳴。農場依托所在地梅園村紅色文化,通過墻繪、紅色主題路燈等元素將紅色文化融入農場風貌。此外,計劃打造非遺工坊,讓黃梅戲、文南詞等家鄉文化在這里薪火相傳;開發四季研學課程、假期夏令營,讓孩子們在稻田里讀懂自然,感受文化的魅力。
多元消費場景構造,讓“旅”成為價值增長點。芷蘭農場以“游客需求”為導向,豐富旅游產品供給,從“單一模式”向“多元體驗”升級,延長游客停留時間,提升綜合收益。該項目發展定位是緊扣鄉村振興戰略部署,打造田園慢生活。依據農場的自然景觀和農業生產布局,規劃建設觀光步道、觀景臺、休閑長廊等設施,游客可以漫步農村,感受大自然的美好。窯爐面包坊傳來陣陣麥香,漢服體驗區里衣袂飄飄,捧一杯“村咖”讓游客享受山野慢時光,浪漫的婚慶草坪、夢幻的星空露營地、琳瑯滿目的農特產品……為消費者帶來一站式文旅消費體驗。
目前,芷蘭農場已經營業7個月,吸引了4萬人次的足跡,創造了200余萬元的綜合收入,見證了這片土地的魅力。此外,4000人次的就業機會和66萬元的勞務報酬,讓11位脫貧戶在家門口綻放笑顏。“我鄉將繼續堅持文化引領、旅游帶動、產業融合發展理念,讓鄉村資源真正轉化為發展優勢,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。”佐壩鄉黨委書記石必健說道。(通訊員 汪琦)
責任編輯:朱宜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