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嶺鄉:夜校里的“安全課” 燈火下的“連心橋”
暮色宣講:把安全知識送到身邊
夏日傍晚,千嶺鄉的鄉村院落里,“夜校”成了傳遞安全的主陣地。打破場地局限的課堂,在農戶家的玉米場院、農家空地間鋪開,一邊用鄉音講解安全要點,一邊靜靜等候村民的心里話。
夕陽余暉中,村民們搬來板凳圍坐,千嶺鄉鄉村干部用方言向村民們說起防溺水注意事項:“天熱,到塘邊、河邊得注意,防止小孩下水玩耍;塘邊的救生竹竿一定不能拿,那是救生竿……”翻著宣傳折頁,教急救、講禁忌,參加夜校的大爺大娘們頻頻點頭,直說要給家里娃看緊了。
“夜校”課堂上,除了防溺水知識的宣傳,交通安全課同樣實在。鄉、村干部念叨:“騎電動車戴頭盔,農用車三輪車禁止載人,保護自己的同時減少家人的擔憂。”“最近我村某某因為騎車沒戴頭盔上次摔傷了手……”通過身邊案例的宣傳,村民們紛紛表示:“以后騎車一定注意安全!”宣傳折頁上的安全知識和身邊案例帶來的觸動,讓“安全”二字加重了分量。
星夜聽聲:把村民意見記在心頭
安全課的余溫未散,夜校成了傾聽民意的“議事角”。鄉村干部把凳子往村民堆里挪了挪,翻開筆記本:“大家對村里的建設和平時的工作有什么意見建議?生活上存在哪些困難盡管說!”一句話讓夜校熱鬧起來。
新前村夏大爺連忙說道:“夏屋組進組的主路能擴寬就好了,平時過年過節孩子們回來會車也方便些!”石大娘接話:“最近天熱,廣場上的草長得飛快,想跳廣場舞還怕草里蛇蟲爬出來,村里要找人常去割一割……”你一言我一語,從基礎設施建設到常態化環境整治,從鄰里矛盾到孩子上學,村民們把藏在心里的盼頭、難處全倒了出來。
鄉村干部們筆鋒不停,時不時抬頭回應:“夏屋路的事,已經對接了,正好結合我們村這次市級中心村的契機擴寬,馬上就動工!”“廣場上的雜草清理也已經安排好工人了,明天就割,夏天草長得快,以后我們會常態化地清理。”實打實的答復暖了人心,院里的笑聲、議論聲,成了鄉村變好的“先聲”。
燈火聚力:讓安全與發展并肩前行
夜色漸濃,千嶺鄉各村“夜校”的燈火映著村民的笑臉,這里不只是安全知識的“傳聲筒”,更是鄉村發展的“智囊箱”——防溺水的叮囑守護著村民們的夏天,收集的意見建議正逐漸變成鄉村發展的藍圖。
千嶺鄉的“夜校”會一直辦下去,在曬谷場、農家院、大樹下,既把安全講到村民心坎里,又把民聲聚成發展的力量。最扎實的守護,是讓安全意識扎根;最有力的發展,是和村民們同頻共振,夜校的燈火下,千嶺鄉的平安與希望,正在一同生長。(通訊員 袁潔)
責任編輯:朱宜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