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嶺鄉:黨建引領聚合力 非公企業添活力
宿松融媒訊 近年來,程嶺鄉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,聚焦非公企業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提升,通過思想筑基、機制創新、服務優化等舉措,打造非公黨建“升級版”,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。
思想引領凝聚發展共識。以“學思想、強黨性、重實踐、建新功”為主線,構建多維度學習體系。通過“車間微課堂”“板凳會”等形式,組織非公企業黨員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。今年以來,累計開展非公經濟大講堂12場,覆蓋黨員職工200余人次。東全種養專業合作社黨支部創新“黨建+工匠精神”模式,通過“攻堅克難當先鋒”活動,激發黨員職工在技術革新中的帶頭作用。
機制創新鍛造紅色隊伍。精心選派政治素質高、業務能力強的黨員擔任黨建指導員,下沉企業一線傳經驗、解難題。安徽省東全米業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探索通過“黨員技術骨干帶徒弟”機制,讓經驗豐富的黨員骨干與青年職工結對,通過手把手教學、關鍵技術攻關等方式,培養10余名技術能手,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。在紅色力量的引領下,企業發展動能持續增強,年產值成功突破4000萬元,實現了黨建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、互促共贏。
服務優化破解發展難題。深化“問題幫辦、助企發展”行動,組織黨建指導員常態化入企走訪,面對面傾聽訴求、實打實解決難題。2024年以來,累計為企業破解用工短缺、融資不暢等發展堵點200余項,幫助10多家企業成功申請貸款超1000萬元。同時,創新建立紡織、種植業黨建聯盟,打破行業壁壘推動跨企業資源共享,截至目前,已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8次,促成企業參與公益助學、抗災救災等社會服務20余次。
黨企共建賦能鄉村振興。探索“黨建+企業+村”模式,引導非公企業與村集體經濟深度合作。今年以來,楊辛村花亭小院開展助農直播4次,與農戶現場結算3000多單,銷售額5萬余元;龍安村產業園項目驗收后完成首次承包,試種多彩番茄,反響熱烈,帶動周邊農戶年增收6000元,逐步構建“企業盈利、農民增收、村集體壯大”的多贏格局。
程嶺鄉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我們將持續深化非公黨建一企一品牌、一聯盟一特色,推動黨建鏈與產業鏈、服務鏈深度融合,讓非公黨建成為鄉村振興的‘紅色引擎’。”如今,程嶺鄉非公企業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率不斷提高,黨建引領下的非公經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“硬核支撐”。(通訊員 高雅)
責任編輯:朱宜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