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浴鄉:構建“法治安全網”
宿松融媒訊 “合事點”是村民們了解國家政策的“窗口”,為加強普法宣傳,“合事點”還特別增設了“法治宣傳專欄”。通過開展普法宣傳,現在大家都能自覺遵守法律規范,村子里的“通過開展普法宣傳,現在大家都能自覺遵守法律規范,村子里‘風氣’明顯改觀。”村民朱雪飛表示。
近年來,北浴鄉以“民主法治示范鄉創建”作為進一步推動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制度化、規范化的重要舉措,以“黨建為引領 睦鄰自治”為核心,以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為指導思想,以“一課一廊一點”為陣地,構建出大型社區“法治安全網”。
在四吉村長廊內,居民們正在津津有味地討論長廊上方的普法故事。“遠離毒品、電信詐騙、校園霸凌……”一幅幅警示的法治宣傳畫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。“為了擴大宣傳效果,我們也將平時的村里便民活動安排在這里,居民們參與活動的同時,也可以反映遇到相關的法律問題,我們會將每次活動居民反映的問題收集起來做成臺賬,并針對問題一一解決。”北浴鄉四吉村黨支部書記洪健表示,通過這樣的形式,可以讓居民們在休閑娛樂的同時,潛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文化熏陶,提升法律意識。
據了解,北浴鄉目前有幾千余戶家庭,人口13000多人,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小區總人數的三分之一。為打造更加友好的睦鄰新村莊,提升村莊居民法律意識,北浴鄉通過社區“法治長廊”“合事點”“法治課堂”等形式,打造基層普法的新陣地。為了提高基層法治工作效率,北浴鄉化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,成立“法治宣傳隊”,及時解決居民關心的“急難愁盼”問題。爭取將村里矛盾化解在本村內部,依靠群眾的力量實現共治。特別設立了普法工作小組,由各村黨支部書記、居委會主任擔任組長和副組長。與此同時,特別挑選有法律特長、糾紛調解經驗的基層工作者和本村村民擔任組員,又從本村招募一批熱心社區公益的村民擔任普法志愿者,提高法治工作效率。
此外,通過走訪調研,“法治宣傳隊”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,聯合多方主體,將群眾“呼聲”較高的“農村改廁”“人居環境治理制度”等問題集中梳理討論,形成了“村民公約”,有效解決了困擾村民的“老大難”問題,也進一步促進村莊的鄰里和睦。
基層法治工作是基層治理的基石。未來,北浴鄉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的作用,進一步加強法治工作建設,不斷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,構建睦鄰友好、宜居安全的美麗家園。(通訊員 洪熙)
責任編輯:朱宜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