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出臺國土空間規劃新政策 為“三地一區”建設注入空間動能
近日,經省政府常務會審議并報省委同意,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印發《關于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基礎作用促進“三地一區”建設的意見》(皖政〔2025〕49號,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。《意見》緊扣“三地一區”(科技創新策源地、新興產業聚集地、改革開放新高地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)戰略定位,統籌發展和安全,構建“安全底線+發展高線”雙保障體系,通過精準的空間保障措施,推動各類要素向科技創新、產業升級、開放協同、綠色轉型等重點領域集聚;創新空間治理方式,推動國土空間規劃從“藍圖”變為“實景”,為“三地一區”建設注入強勁空間動能。
《意見》采用“141”框架構建空間保障體系:一個總體要求錨定“三地一區”發展目標;四大重點任務聚焦科創空間保障、產業空間優化、區域空間協同、美麗安徽建設;一套保障機制強化組織領導、政策支持、用途管制和實施監管。內容上體現四大亮點:一是深入貫徹中央精神,落實國家重大戰略。將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、三中全會關于國土空間規劃的戰略部署轉化為具體舉措,緊扣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,量身定制“三地一區”空間保障方案。二是彰顯安徽特色,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,突出安徽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優勢,強化量子信息、聚變能源等前沿領域的空間保障。推進徽風皖韻和美鄉村建設。三是強化底線思維,構建“糧食-生態-水資源-國土安全”四位一體保障體系,實施“長牙齒”的耕地保護措施,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,完善防洪工程體系和地質災害防控機制。四是強化落地實施,將內容細化成76項重點任務并明確責任分工,實行“清單式管理、項目化推進”。創新提出“規劃落圖”審批機制,完善規劃“留白”制度和專項規劃動態調整機制,建立規劃體檢評估和動態監測預警體系,確保規劃可操作、能落地。
《意見》的出臺,是以國土空間規劃為抓手,系統破解空間治理難題、強化要素保障、守牢安全底線的重要舉措,對推動“三地一區”建設走深走實具有重要意義。下一步,將按照《意見》要求,制定相關配套政策,細化任務分工,強化跟蹤落實,推進《意見》落地見效,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提供堅實空間支撐。
責任編輯:楊劉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