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松縣系統治理黑臭水體 擦亮“民生實事”生態底色
宿松融媒訊 近年來,宿松縣聚焦民生實事,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作為回應群眾期盼、提升人居環境的關鍵抓手,以系統思維、科學舉措扎實推進,取得顯著成效。
日前,記者來到復興鎮幸福河治理現場看到工人正在進行護坡磚鋪設、綠化種植等施工作業,部分已完工的河段顯現出“水清岸綠煥新顏”的效果。復興鎮黨委委員、副鎮長胡祥表示,過去河道因周邊污水直排成為黑臭水體,群眾反映強烈,都說“幸福河,不幸?!?。如今,“病根”被拔除后,沿岸已逐步呈現綠意盎然的親水空間,附近居民紛紛點贊這才是名副其實的幸福河。
據了解,幸福河治理工程2024年11月開工,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4.65公里、新建污水管網2.7公里,硬質護岸和生態修復同步推進,整體進度達80%,預計今年9月底主體工程全面完工。安徽茲元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項目部經理宋磊介紹,項目通過“清淤疏浚+控源截污+生態修復”組合拳,徹底切斷黑臭源頭:沿岸雨污分流管網杜絕生活污水直排,4.87公里硬質護岸穩固河床防止反復淤積,沿河栽種喬灌木1200余株、水生植物5.4萬平方米,草坪與草籽播撒面積合計23萬平方米,生態浮島和水草顯著提升河道自凈能力,保障河道水質長治久清。
“治理只是第一步,長治久清才是關鍵?!?安慶市宿松縣生態環境分局黨組成員、總工程師余傳猛介紹,幸福河是全縣今年計劃完成的2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中的最后一條。后續將納入河湖長制管理體系,通過定期水質監測、沿岸巡查和垃圾清理,建立長效管護機制,“確保水體不返黑返臭,真正解決群眾‘家門口’的生態環境問題。”
從“掩鼻而過”到“親水樂居”,幸福河的蛻變是宿松縣踐行“生態惠民”的縮影。下一步,宿松縣將打造更多“河暢、水清、岸綠、景美”的生態樣板,讓群眾的幸福感在家門口“看得見、摸得著”。(融媒體記者 虞恒)
責任編輯:陶秋月
